Idioma

Select Wisdom Brand
 
1 - 从奴隶到奴隶

1 - 从奴隶到奴隶

从奴隶到奴隶

奴隶的特质(第一部分)

提多书1:1a和1:4

 

引言

在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统治时期,基督教是非法的,基督徒面临很大的逼迫。跟随耶稣基督要受到的惩罚包括监禁、受酷刑,甚至死亡。

有一个名叫圣图斯(Sanctus)的年轻人站在罗马总督面前,因为信仰了基督教而接受审判,他的生命危在旦夕。他一再被告知,必须放弃他的信仰,但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忠于基督。每当有人问他问题,不管问题是什么,他总是回答说:“我是基督徒。”无论问题是什么,他总是给出一个一成不变的回答:“我是基督徒。”

古代教会历史学家优西比乌斯(Eusebius)记录了这次审判。根据他的记录,这个年轻人甚至不愿意说出他的名字、属于哪个国家或城市,是奴隶还是自由人,这些问题他都不愿意回答;他只是以同样的方式回答:“我是基督徒。”

当他最终明确表示不会放弃基督信仰的时候,他被判在圆形剧场里被当众处死。在行刑的那天,他被放在剧场中心,放出野兽来攻击他。然后又被绑在一把烧得滚烫的铁椅子上。优西比乌斯记录了在经历所有这些磨难时,指控他的人试图瓦解他的决心,但除了他在受审所说的“我是基督徒”这句话之外,他们什么也没听到。

对这个年轻人来说,他的整个身份,包括他的名字、公民身份和社会地位,都与耶稣基督联系在一起。能够定义他的身份的,只有“我是基督徒”,对他来说,这个称呼超越了其他一切事物。

“基督徒”这个词不只是一个头衔;它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1]

 

教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回到圣经上来,迫切需要回答这个问题:作为基督徒到底意味着什么?像基督徒一样行事为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我们今天的世界里,“基督徒”这个词已经变得如此广泛和富有弹性,以至于这个词几乎可以适合所有人。今天,即使你根本不在乎基督,你也可以宣称自己是基督徒。即使你否认基督的神性,否认基督是童女所生,否认基督要对世界进行审判,否认在未来的国度里基督要做王,否认相信基督的人要上天堂、不相信基督的人要下地狱,即使这些你都否认,你也可以被认为是基督徒。甚至于就算否认基督在十字架上赎罪的必要性,现在你也可以成为教会或基督教机构的领袖。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自称是基督徒的人,相信救赎甚至与基督的十字架无关。今天作为一个基督徒,你也可以认为福音信息太绝对,圣经过于狭隘。

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论坛(Pew Forum on Religion and Public Life)发现,6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相信圣经的基本信息,但同时表示,他们也相信其他宗教派别的合法性,包括各种观念,比如轮回转世、占星术等。

偶尔,我会读一些通常被认为是基督教、甚至是福音派的期刊和杂志,我越来越惊讶地发现,世俗思想的浪潮居然如此迅速地将教会卷入道德的不确定性和教义混乱的海洋中。今天许多教会和教派都深信,我们基督徒的使命是拯救地球,这个使命的重要性就像拯救人类一样。事实上,如果你不接受环保主义者、堕胎主义者和同性恋积极分子所谓政治正确的观点,那么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被看作是非基督徒。

几个月前,我参加了一个研讨会,一个主流教派的领袖与一个福音派的领袖,就同性恋和同性婚姻的圣经基础问题展开了辩论。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位支持同性恋的主流教派的领袖,竟然宣称她和那些像她一样的人,实际上是在遵循基督教核心的价值观,是在遵循基督的爱的本质。换句话说,宣称任何事情有罪都是没有爱的,那意味着你不是一个好的基督徒。因此,如果教会希望被世人看作是“基督徒”,那么教会就需要改变他们所传扬的信息。

不久前,我们教会的一个人给了我一篇《新闻与观察家》(News and Observer)杂志上的文章。这篇文章采访了一个主流教派教会的牧师。

有人问这位牧师:“如果有人想加入你的教会,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牧师回答说:“不管他们是谁,不管他们的信仰体系是什么,他们在我们这里都会受到欢迎。”这位牧师接着又补充说:“我们不会试图去改变任何人。”

于是记者问他:“那么,你们教会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我们什么也不相信!”好吧,这就是这位牧师的回答。他说:“我们以传递积极的属灵信息而闻名,所以当人们聚完会离开教会的时候,会比刚进来的时候感觉更好。”也就是说,不管你的信仰是什么,或者你的行为举止如何,去教会敬拜的目的,就是要让你离开时自我感觉良好。

给我这篇文章的那个人,在文章的空白处半开玩笑地写道:“嘿,有时候在你讲道后我感觉不太好,你能改进一下吗?”好吧,我是这样。我想冒犯所有的人,这样你就不会觉得那么孤单了。

事实上,在你打开圣经之前,你可以相信任何你想相信的事情,并且对你的立场和观点自我感觉良好,但在你读了圣经之后就不一样了。圣经有办法把你的感觉搞得一团糟,因为真正的基督信仰的福音并不关心是否合乎这个世界的潮流;福音关心的是把人们从世界中拯救出来,同时更新不断受到世界影响的基督徒的心思意念。

 

我家的邮箱常常收到来自各个教会寄来的广告卡片,上面都写着差不多同样的内容:来我们教会吧,因为我们教会是你想要的,你和我们在一起会很舒服,我们的咖啡很棒,音乐很酷,讲道也很有活力。我们会满足你的要求,在我看来,那意思就是我们不会激怒任何人。

我可以告诉你一些关于我自己的事情吗?我需要被激怒。我希望我妻子没听到这句话。

  1. 真的,我需要有人来激励我为别人而活,而不是为我自己活(希伯来书10章);
  2. 我需要更新和改变我的思想,这样就不会那么轻易地为罪辩解(罗马书12章);
  3. 我需要圣经作为一把剑来刨开我的意念,因为我会自欺欺人(希伯来书第四章);
  4. 我迫切需要其他努力跟随耶稣的信徒的团契和对我的督责(希伯来书第十章)。我有一个服事神的朋友,我特喜欢听他祷告,因为每当我听他祷告的时候,我都会意识到我在祷告方面有太多的亏欠。
  5. 我们需要学习神的话语,这是有益的,它会告诉我们哪里是错的,哪里是对的,知道该如何行事为人(提摩太后书第三章)。
  6. 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

我希望大家拿出你们的新约圣经,翻到一封书信,在最多25句话当中,使徒保罗要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来重新定义它。这是一封写给一个名叫提多的教会领袖的很短的信。在这封信中,保罗将重新定义一切。包括:

  1. 他将重新定义什么是属灵成熟
  2. 将重新定义真正的领袖
  3. 他将重新定义什么是敬虔的男人和敬虔的女人
  4. 他将重新定义家庭
  5. 将重新定义纯洁的关系
  6. 重新定义性方面的清洁
  7. 重新定义基督徒的见证
  8. 保罗要重新定义福音

我们需要考虑,是不是需要重新定义以上这些领域,重新澄清,重新表述。

保罗给教会的教导长老或牧师/教师写过三封信,所以我们称这三封信为教牧书信,或者简单地说,是写给牧师的书信。就是我们知道的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和提多书。

这些书信不只是为了长老或牧师的益处而写的,也是为了他们所带领的会众的益处而写的。这些书信都是圣灵所默示的,它们后来都成为新约正典中的书卷。早在公元三世纪,写给提多的这封信就被列入使徒书信的名单,被认为是针对教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教导。[2]大多数人认为保罗是在他的另外两封教牧书信之间,也就是在提摩太前书和后书之间写了提多书这封信的。保罗在信中称提摩太和提多为他的儿子。

 

好,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提多书第一章。

大家会在第1节注意到,这封信的开头与我们今天写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有点不同。它是以作者保罗的名字开始的。现在我们通常是在信的结尾来署名,但那个时候不是这样,那时候只要你一打开信,你马上就会知道作者是谁。

保罗这个名字来自拉丁文的Paulus,是“小”的意思。他生来是罗马公民,这是他的外邦或罗马的名字。[3]他的希伯来语名字是扫罗,他的犹太父母非常自豪地用以色列历史上第一任君王的名字给他起了名字。但在他整个服事期间,他都选择不使用以前那个国王的名字,而是使用一个普通的外邦人的名字,一个没有任何犹太传统的名字,就是保罗。既然保罗称自己为外邦人的使徒(罗马书11:13),他就在他的传道中选择了这个普通的外邦人的名字。

在保罗写这封信给提多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传教士、教会的植堂者、牧师教师和神学家。达拉斯神学院院长施温道(Chuck Swindoll)在他的新书《洞见》(Insights)中写道:

当保罗把这封信寄给提多时,保罗什么都已经经历过了。多年来,他经历了被人误解、争论、遭人诽谤和背叛;门徒们有时候让他激动不已,但随后又让他失望;朋友们来了又走;他所建立的兴旺的教会,因为背弃了真道而大受亏损;会众不断地向他寻求指导,然后又以拒绝他的权柄、质疑他的品格来回敬他。在他服事顺利的时候,有人指责他自吹自擂;在他被关进监狱里时,又有人说他是个失败者。没有人比保罗更清楚,事奉虽然硕果累累,但也常常令人沮丧。他在与人交往中屡遭挫折……多年来他所受的创伤是他送给提多的礼物,提多在荒岛克里特岛努力稳定当地的教会时,需要保罗的这些提醒。[4]

要帮助提多预备好在克里特岛上的事工,没有比保罗更合适的人选了。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中部,是通往大陆的中途港,四面八方的各种人和商品都在这里交汇。在提多那个时候,克里特岛有上百万居民,沿岸有上百个著名的城市。克里特岛的居民有善于欺骗和作恶的坏名声。事实上,如果你说某人在搞克里特,那意思就是他在撒谎骗人。“跟克里特人玩克里特”这个说法的意思,就是你骗了一个骗子,你技高一筹,用骗术骗了一个骗子,战胜了他。[5]

这个岛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腐败、欺骗、不诚实和各种各样的恶习。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服事的环境意味着什么,想象一下对这个年轻的牧者所带来的压力会有多大!

提多需要神所默示的指导,需要来自有智慧、有经验的基督徒智慧话语的帮助。著名的宣教士戴德生(Hudson Taylor),是十九世纪在中国传教的、非常有经验的宣教士先驱。有一次戴德生对他的同工和信徒说:“压力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压力在哪里,是在你和神之间,还是迫使你更靠近神的心。”[6]这是来自一个经验丰富的传教士非常有智慧的指导。

在写给提多的这封信里,保罗将指导提多,也要指导每一个发自内心说“我是基督徒”的人。他要指导我们如何为基督而活,如何处理压力。我要为你重新定义生活。

保罗首先要通过如何称呼自己,来让我们看到有怎样的亏欠,并以此来挑战我们。

 

保罗的责任:奴隶。

请大家来看提多书第一章的第1节:

神的仆人……

除了“基督徒”这个名字,圣经用很多不同的词来称呼信徒,比如:神的儿女、天上的公民、使者、枝子、婴儿、后嗣等等。所有这些称呼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为基督徒的意义。[7]

然而,有一个词在圣经中使用的频率高于其他词,这个词在新约圣经中用来指基督徒的次数多达将近40次。这个词就是希腊语中的doulos,意思是“奴隶”,中文和合本圣经常常翻译为“仆人”,其他译本有时候会翻译为“奴仆”。

对基督徒与耶稣基督的关系,最准确的描述就是主人与奴隶的关系。问题是,我们一般不会这么说,把它翻译成“仆人”或“奴仆”,其实是软化了这种关系。因为一谈到“奴隶”,就会让人想起人类历史上的那段黑暗的日子,想起了奴隶受到的非人待遇和各种残忍的行为。所以几个世纪以来,圣经翻译工作者们都愿意把这个“doulos”,翻译得更平和一些,把它翻译成“仆人”或“奴仆”。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希腊语中有几个词可以专门用来指仆人,但doulos这个词不在其中。[8]

虽然仆人和奴隶有些职责会重合,但两者之间有一个关键的区别:仆人是被雇佣的,而奴隶是被拥有的。仆人有一定的个人权利和自由,来选择他们为谁工作和做什么;但奴隶没有人身权利,没有自由,没有权利。在提多那个时代,人们认为奴隶没有任何人身权利,他们是财产而不是人。

当我们今天读到保罗在提多书第一章中的这句话时,我们不会因为保罗使用了这个词而感到震惊。因为这个词距离我们过于遥远,所以不会冒犯到我们,不会挑战我们作为基督徒对个人自主权利的误解。我们更愿意认为我们有一个选择权,来顺服基督、服侍祂、完全属于祂。

当使徒保罗称每个基督徒都是神的奴隶时,我们不是太明白。我们更愿意相信我们能与神就神的旨意进行商谈,比如对于祂对我们的身体所做的事,我们可以提出抗议;对在服事祂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不方便可以大呼小叫;可以敷衍了事地完成祂明确的命令;实际上也可以抱怨神的祝福姗姗来迟,或者祂给我们的任务不合时宜。

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实际上认为我们是被神雇佣的。难怪我们会抱怨加班,会抱怨工作时间太长,会抱怨服事的事情不方便,会抱怨收入过低。如果我们的顶头上司不让我们的工作尽可能舒适,我们已经习惯于把我们的抱怨直接捅到上面去。到底谁负责我的福利待遇?!

大家还记得吗?保罗在哥林多前书6:20说:“你们是(神)重价买来的。”这就意味着你们不再属于你们自己,你们的身体和你们所有的一切,现在都属于赎买了你们的那一位,就是上帝。

十九世纪的英国牧师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看到了这个问题,他说:

我们的权威圣经版本委婉地把这个词称为‘仆人’,但实际上应该是‘奴隶’。”早期的基督徒乐于认为自己是基督的绝对财产,是祂买来的,是祂所拥有的,完全由祂支配。保罗甚至很高兴他身上有主耶稣的印记,他大声说:“人不要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主耶稣的印记。”所有的争论到此为止;保罗是属于主的,鞭子、棍子和石头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被看作是保罗身上的烙印,表明他是属于主耶稣的财产。从前的圣徒若以顺服基督为荣耀,我祷告你和我也都要这样行。[9]

保罗在重新定义我们的自由,他完全颠覆了以前的观念。只有当一个人成为造物主的奴隶,他才能开始体验真正的自由。只有做神的奴隶,才是通往自由的道路。[10]

十九世纪的另一位作者这样写道:“做神的奴隶,是生活中唯一的自由。自由并不意味着做任何你喜欢做的事;自由意味着喜欢你应该做的事,并且去做这些事情。做基督的奴隶是唯一高贵的行为。”[11]

如果你发现一个基督徒不愿意顺服神的旨意,那你就会看到这个基督徒在沮丧中挣扎,在绝望中蹒跚。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愿意站在保罗的立场上说:“我是神的奴隶”,你就会发现这个人被彻底解放了,会看到他带着极大的喜乐去服事、去生活。

就像我在一次圣经研讨会上看到的一位年轻女士,她站起身,在她同事面前举起一张白纸,解释说:“这张纸就代表了我的生命,我把它献给了基督,这张纸是空白的,是留给主按祂喜悦的方式去填写,我已经在这页纸的下面签上了我的名字。”

所以,当我说“我是基督徒”的时候,这是什么意思呢?那意思就是:“我是属于基督的,祂是我的主人,是我的主。”

保罗在第1节中首先称自己是神的奴隶,表明了他的责任。紧接着他告诉我们……

 

保罗的职业:使徒。

保罗在第1节中不仅称自己是神的奴隶,他还说自己是“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说他是“奴隶”,指的是他的责任和义务,而使徒身份指的是他的职业。

“使徒”(apostolos)这个希腊语词是个复合词,是两个词组合在一起的,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差派出去”。这个词被广泛用于指从国王那里得到授权去传递消息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使徒是一个大使,甚至是一个传教士,代表基督和教会,向另一个民族传递信息。[12]

保罗有时候也用“使徒”这个词来指提摩太和提多,他们是教会的使者和他的同工(哥林多后书8:23)。但保罗在提多书第一章这里使用的还是正式、狭义的称谓,专指复活的主亲自差派的少数人。保罗使用这个头衔的原因是,提多在按立长老、教导教会如何行事的时候,需要以使徒的权柄来说话。提多要去各教会建立秩序、按立长老,他肯定会受到很多挑战。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人从外面来到我们教会,呆了六个星期后说:“好了,这是我要在这个教会按立的长老和执事。”而这正是提多要做的。

人们会说:“谁让你按立了?你跑到我们教会来,决定我们教会的带领者是谁。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是谁来着?”“我叫提多。”

“提多?这是个拉丁文名字,你是犹太人吗?”“不是。”

“那你是个外邦人?”“是的。”

“你是受了割礼成为犹太人的,对吧?”“不,我从来没受割礼。”

“那你是在耶路撒冷受训的吗?”“不是。”

“你见过耶稣基督吗?”“不,没见过。”

“所以严格来说你不是使徒?”“没错,我不是使徒。”

“孩子,我们这个教会历史悠久,教会的创立者是在多年前的五旬节去耶路撒冷听彼得布道时得救的。那么到底是谁派你来的?”

“好吧,我给你看一下,我这里有使徒保罗的一封信。”“是的,我们都认识他,但他认识你吗?”

“哦,是的。”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第4节:

现在写信给提多,就是照着我们共信之道作我真儿子的。

换句话说,提多是由保罗亲自带领信主的,而且保罗还亲自门训提多。保罗说提多的信仰和他自己的信仰是一样的,他们有共同的纽带,有共同的主和共同的信心。

教会的带领者如果读到这段话,可能会大吃一惊。这位曾经是法利赛人的保罗,是个虔诚的犹太人、忠心的拉比,是希伯来人中的希伯来人,在犹太血统中是个无可挑剔的人,现在居然称呼一个未受割礼的外邦信主者为“我的儿子”![13]换句话说就是:“提多和我在神家中是一起的,我们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信心,来信靠耶稣基督的。”

此时提多可能站在那,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反应过来。然后他可能会说:“嗯,请各位接着往下看。在第5节保罗说:‘我从前留你在克里特,是要你将那没有办完的事都办整齐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设立长老。’”

好吧,什么也不用多说了。

其实提多是完成这个任务的绝佳人选。早些时候,保罗派他去哥林多帮助清理教会的混乱,这个教会当时一团糟,内部分裂、向世俗社会妥协等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提多成功地给这个教会带来了合一,甚至加强了保罗在哥林多教会眼中的地位和名声(哥林多后书7:6-7; 13-16)。

提多成了专门帮助保罗解决难题的人了。[14]提多常常被派去执行最艰难的任务。事实上,保罗把提多从哥林多送到了一个叫以利哩古(Illyricum)的地方,那里的教会在艰难的环境中挣扎着。

根据罗马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Polybius)的说法,“以利哩古人是所有人的共同敌人”,他们和谁都处不来。与提多同时代的斯特拉博(Strabo)写道,以利哩古人很野蛮,他们的主要职业就是当海盗。[15]大家能想象得出来吗?

这都是为克里特岛所作的奇妙的预备。提多将面对只有几年历史的混乱的教会,大家都知道,你不能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要改变地毯的颜色,给讲台换个地方,或者改变他们一直以来的某种行为方式,你更不能突然出现在克里特岛的教会,告诉他们谁应该是教会的长老,对吧?

当我读到提多要做的工作,就是挑选长老和教会领袖,我简直无法想象他在重构教会、改变教会时所面对的挑战,教会要经历的情感上的痛苦,男人的自尊心所受的伤害。提多面临的阻力实在是太大了。你不能那样做!

 

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在我第一次决定要改变一项事工时所经历的那种感觉。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接受了一份在田纳西山区的一个教会担任助理的工作,那里离我上的圣经学院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路程。牧师是一名神学院的学生,比我大几岁,结了婚。那时候他在教会里服事还不到六个月。

大多数主日都是由他来讲道,教会大约有三十人,而我的职责是在周三晚上讲道。我会开着借来的车去那里,向大概十个人讲道,这些人每周都来参加。教会所在的那座山叫“跳下”山,教会的名字叫“跳下浸信会教会”。欢迎您来到跳下……这怎么听都觉得有点别扭。对我来说,这应该是第一个不祥之兆。

这个教会看上去很旧,闻起来也很旧。里面能坐大约75人,有一个小小的台阶平台和一个从未使用过的唱诗班阁楼。教会里有个弟兄在那里待了25年,是教会的主要负责人。周日上午,他教一节成人主日学,基本上什么事都负责,他的妻子弹钢琴。

在讲台后面的墙上,就在唱诗班阁楼上方,有一个横幅,上面写着某种鼓舞人心的语句,我想是引用了圣经里的一句话。但是横幅已经褪色了,边缘已经卷曲、变脆,有好几个地方都裂开了。每当人们坐在这个小教会里看着牧师讲道时,都会不可避免地看到那面横幅。

我和神学院的这个学生谈了我的想法,给教会设计一个新的标志,再重新制作一个全新的横幅,是时候给这个教会一些新鲜的动力了。于是,我联系了学校里的一位搞艺术的,开始着手做这些工作。

第二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兴冲冲地走进唱诗班的阁楼,取下了那面旧横幅。我记得我倚在唱诗班阁楼的长椅上,把新横幅挂上了,这时教会的那位主要负责人走了进来。他走了几步,大声喊道:“你在干什么?”我说:“我在挂新横幅。”他的脸涨得通红,脸色铁青,用手指着我说:“年轻人,横幅已经挂了二十年了。”我想说:“我看已经有一百年了。”但我当时也懵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冲出教会,砰的一声关上门出去了,牧师不得不跟在他后面,劝他冷静下来。我只好取下了新横幅,把原来的旧横幅重新挂上。

当我读到保罗要求提多进入已经建立好的教会,决定谁是长老的时候,我觉得无法想象去我说的这个教会,对那个人说:“我要按立两个执事和一个长老,但你不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保罗,你有什么可以鼓励我的吗?

保罗在第4节后半节说:

愿恩惠、平安从父神和我们的救主基督耶稣归与你!

愿加添你力量的恩惠、祷告的恩惠、饶恕的恩惠、服事的恩惠、忍耐的恩惠、坚持到底的恩惠,都归于你。[16]这个恩惠与平安的源头就是神自己。

写给提多的信是一个奴隶写给另一个奴隶的信。一个在战场上留下了伤痕累累的老奴隶,写信给一个年轻的奴隶,也是写给我们所有的人,他用真理和经验的智慧告诉提多:“提多啊,当你宣告说“我是基督徒”的时候,你实际上就是在说“我是神的奴隶,是基督的使者”,不要忘了,要从神的恩惠与平安的宝库中汲取养分。”

在父神和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丰富供应的支持下,我们每一天都有足够的恩惠和平安。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2年1月8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2

版权所有

 

 

[1] Adapted from John MacArthur, Slave (Thomas Nelson, 2010), p. 7

[2] George W. Knight III, The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The Pastoral Epistles (William B. Eerdmans, 1992), p. 3

[3] D. Edmond Hiebert, Titus and Philemon (Moody Press, 1957), p. 16

[4] Charles R. Swindoll, Swindoll’s New Testament Insights: 1 & 2 Timothy, Titus (Zondervan, 2010), p. 257

[5] Robert Black and Ronald McClung, 1 & 2 Timothy, Titus, Philemon (Wesleyan Publishing House, 2004), p. 2011

[6] Swindoll, Insights, p. 268

[7] John MacArthur, Slave, p. 12

[8] Ibid, p. 16

[9] MacArthur, Slave, p. 20

[10] Gene A. Getz, The Measure of a Christian: Studies in Titus (Regal Books, 1983), p. 17

[11] MacArthur, p. 222

[12] Jon C. Laansma, Cornerstone Biblical Commentary: Volume 17 (Tyndale House, 2009), p. 125

[13] R. Kent Hughes & Bryan Chapell, 1 & 2 Timothy and Titus, (Crossway Books, 2000), p. 278

[14] Life Application Bible Commentary: 1 & 2 Timothy/Titus General Editor, Grant Osborne (Tyndale House, 1993), p. 234

[15] Swindoll, Insights, p. 258

[16] David Campbell, Opening up Titus (Day One Publications, 2007), p. 22

Añadir un comentario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HAGA CLIC AQUÍ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