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oma

Select Wisdom Brand
 

52 - 彼得“写在最后的话”

Árbitro: 1 Peter 5:12–14

彼得“写在最后的话”

造就羊群(第九部分)

彼得前书5:12-14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在过去八年的时间里,我们利用主日证道的时间一起学习了五本新约书卷。

  1. 我们用了31次主日证道的时间学习了雅各书。
  2. 然后我们又用了25次学习了提多书。
  3. 接着是腓立比书,这卷书我们用了41周的时间。
  4. 在这之后,我们仅用了26周的时间过了一遍约翰一书。
  5. 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彼得前书的最后一次讲道,这也是我们的第52篇道。

说实话,我不知道我到底是减速了还是加速了。很有可能我是加速了;因为在十五年前,光是罗马书这一卷书我们当时就用了整整159篇道才完成了对这卷书的学习。

那时教会里的弟兄姊妹们甚至都在怀疑,我是不是收了钱来故意折磨他们。你们能想象得到在今天结束了彼得前书的学习后,还有一百多篇道要继续讲吗?

嗯,其实这也并不是很困难。我们在这段时间一起研读学习的这封书信,非常具有实操性,也非常鼓励人心。而且坦白来说,我们真的只是非常肤浅地领略了一下这卷书信的深邃。

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神启示彼得所写下的话语,直至今日仍是新鲜活泼的,就像那些分散在罗马帝国各地的教会信徒第一次读到这封书信时所感受到的一样,对于那些为了信靠主而忍受苦难的信徒,那些正在疑惑“当生命中的一切都颠倒混乱的时候,你到底该如何为基督而活”的信徒而言,也是如此。

所以,弟兄姊妹们,让我们最后一次一起打开圣经,翻到彼得前书第五章。虽然我们今天只会一起学习三节经文,但我们可以从彼得的“致谢名单”中认识一些非常特别的人。

当我们一起研读这最后的三节经文时,我想我们可以围绕着八条原则来构建起我们的思想框架。事实上,这八条原则能够以一种非常真实、实际、并且严丝合缝的方式,应用于我们今日的生活。

 

第一条原则是:不要忽视个人信誉的重要性。

现在请弟兄姊妹们留意彼得在第12节的一开始是怎么说的:

我略略地写了这信,托我所看为忠心的兄弟西拉转交你们……

好了,先停在这里。请弟兄姊妹们先关注一下彼得介绍西拉的方式,他称西拉为“忠心的兄弟”

在整本新约圣经中,每当以“忠心”(pistos)这个词来描述某些特定的人物时,都意味着这些人是完全可以委任或托付一些特定的使命或任务的可靠的人。西拉就是那种不会让任何人在他身上的指望落空的人。坦白来说,西拉是早期教会中最被大家忽视了的人之一。[1]

那么西拉到底是谁?首先,他是一个归信基督的罗马公民,他有文化且受过良好的教育。人们熟知的可能不是他的拉丁文名字“希尔瓦努斯”(Silvanus),而是他的希腊简化名字“西拉”(Silas)。

当彼得在信中向我们介绍西拉的时候,他已经是初期教会的一位领袖了,他曾出席了使徒行传第十五章的那次重要会议(耶路撒冷会议),教会在那次会议中做出决定,视外邦人与犹太人一样为教会正式的成员。

这事以后,使徒保罗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旅行布道,保罗的布道团队包括保罗、巴拿巴,还有和他们一起出发的一个名叫约翰·马可(John Mark)的年轻人。但就在那次旅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事,最终导致马可退出了这个布道团队。

马可的退出发生的很突然,出乎众人的意料,也令人极其失望。不管当时情况是怎样的,约翰·马可可能已经“看够了”,所以就收拾行李回家了。

而后来,当保罗和巴拿巴开始着手准备他们的第二次旅行布道时,约翰·马可又自愿报名参加,巴拿巴想带着他一起去,但保罗果断拒绝了这个想法。保罗可能心里想的是,“我们可不能冒险把那个‘逃跑者’留在布道团队中,让他再破坏我们的旅行布道计划”。

他们两人对约翰·马可的分歧意见,不仅发展成了彼此之间的一场激烈争辩,并且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分裂,这个悲剧居然将两个有着多年亲密的友谊和事奉同工之情的人分割开来了。当然,我们知道他们后来又修复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但在那时,巴拿巴带着约翰·马可离开了,而保罗也与这个名叫西拉的教会领袖配搭在了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布道旅程。

对保罗而言,西拉是这样的事工伙伴:他忠心、努力、坚韧、积极,并且总是有一种“准备就绪”的状态。

他们后来又都因为信仰的缘故在监狱里度过了一段时间,事实上弟兄姊妹们可能都知道保罗和西拉的“二重唱”,就是他们半夜在牢房里唱诗赞美主以至于地大震动的故事(徒16)。

西拉后来也与彼得一起服侍过,顺便说一下,后来的马可也曾跟随使徒彼得一起服事。稍后我们会谈到更多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而现在,也就是大约25至30年后,我们又发现彼得在这里以口述的方式,通过西拉写了这封信。

 

其实我们可以把第12节的原始结构理解为:通过西拉,我略略地写信给你们。换句话说,西拉是彼得的秘书,或抄录员。

正如使徒保罗在他写给罗马人的信的最后让我们了解到,有一个名叫德丢(Tertius)的人实际上在替保罗代笔将神所启示的话语写下来。而在这节经文里,我们发现也有这么一个人和彼得如此配搭。这个人经受过战争的考验,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是罗马公民,他的名字就是西拉。

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这封信中所使用的希腊语言如此的精炼,毕竟彼得是个非常粗犷、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渔夫。

从历史上我们得知,抄录员们在记录作者口述的内容时,使用的是一种速记的方式,然后他们会按照一般的写作方法将其书写出来。抄录员会对句子和思想进行组织,尽量使语言更加流畅,而作者本人则会对抄录员所形成的最终版本进行编辑和确认。[2]

这正是西拉和彼得一起配搭服侍的方式。这也意味着从第12节开始,彼得亲自从西拉的手中接过了笔杆,第12、13和14节是彼得亲手写下的结语。所以如果弟兄姊妹们发现这几节经文中的一些语法和所使用的词汇发生了变化,不要感到惊讶,因为毕竟是这个“老渔夫”开始执笔了。

这让我突然想到,对于今天一般的基督徒来说,西拉并没有因为与彼得合作而闻名。他的名字也从未出现在这本“畅销书”的封面上。这本彼得前书也从未被称为“彼得和西拉前书”。事实上,如果彼得没有在第12节稍微提及西拉,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来西拉也全程参与在了其中。

但从我们对西拉的了解来看,他对此也非常满意。他完全满足于为使徒充当副手以及在早期教会中扮演配角这样的安排。在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认可和掌声的情况下(当然了,西拉也绝对没有从出版商那里获得一点点的版税),作为耶稣基督的一个忠心且值得信赖的仆人,西拉被永久地载入了史册。

而这有什么不好的呢?耶稣可不会对任何信徒说:“做得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作者;你这又著名又广为人知的歌手;或者,做得好,你这才华横溢的领袖。”不是的,祂反而要向许许多多在生命的交响乐团中扮演“第二小提琴手”的人发出称赞。

弟兄姊妹们看是不是这样,今天有很多人想要为神做一些伟大的事,但没有足够的人愿意为神做一些小事、简单的事、麻烦的事、无聊的事,或别人看不见的事。但事实上,要是没有这一类人的存在,无论是当时的教会还是今天的教会,都无法生存,也不会茁壮成长!

忠心是极其宝贵的品格,这正是在西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就是第一条原则:不要忽视个人信誉的重要性。当然了,我们在这里也要从彼得的身上学习一些东西,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条原则。

 

第二条原则是:不要保留对那些忠心之人的赞美。

请弟兄姊妹们留意,这句话不是随意说的,而是有意加在经文里的,第12节说:

我略略地写了这信,托我所看为忠心的兄弟西拉转交你们……

换句话说,彼得在这里可能要说的是:“我知道西拉是位忠心的弟兄,我想让你们都知道这一点。”这就是彼得向一位在主里忠心的弟兄致敬的方式,他配得听到来自耶稣和教会的“做得很好”的肯定。

这让我想到,我们最近有没有感谢过谁?有没有感谢过那些在早年教导过你、鼓励过你、在你的生命中留下过印记或激励过你的人呢?或者,我们有没有感谢过那些在近几年挑战过你的人,有没有感谢过那些在你生病的时候陪伴在你身边,在你沮丧的时候给你写下鼓励的话语的人呢?

还有那些如今在教会的幕后为你服侍的人,那些在母婴室里帮你哄婴儿的肢体,在你的小宝宝们大喊大叫的时候给他们唱歌的肢体;那些教导你家那个坐不稳的小孩儿,管教你家的青少年并帮助他们度过人生这一特殊时期的肢体;以及那些在休息室里帮忙煮咖啡,或迎接访客,或带领小组,或策划活动,或摆放座椅的肢体。还有很多这样的肢体我们需要向他们表示感谢。

你可以给他们发个电子邮件或打个电话,对他们说:“嘿,我知道很多人甚至可能都不清楚你做了什么,但我想让你知道的是,我看到了你在主里忠心的服侍,我想向你表达我的感谢之情!”

当然了,你要是当面这么称赞他的话,那可能要有心理准备,因为那个人很可能会因为居然有人注意到了他们的服侍而有什么意外反应。

如果没有这种观察和赞扬,教会就无法生存,也不会茁壮成长!

顺便说一下,我们不要只是注意到他们的服侍,并感恩他们的服侍,我们还要考虑加入他们,承担起服侍的角色。弟兄姊妹们,我们注意到了这些人的服侍这个事实,可能就是神正在将你的心转向那个事工的位置或角色,并且对你来说,不管那个服侍是在人前还是幕后都不重要。你只管高高兴兴地拿起你的小提琴,一起演奏就好。

 

第三条原则是:不要把这个好消息只留给自己。

第12节的后半段说:

……劝勉你们,又证明这恩是神的真恩。你们务要在这恩上站立得住。

这就是福音的信息,福音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好消息”。彼得在这里所写的是:“我给你们写信是为了鼓励你们,为了向你们证明神恩典的真理。”他在这里指的就是福音的信息。

彼得同时在说:“这就是我给你们写信的原因。”弟兄姊妹们,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彼得并没有只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他很容易说服自己:“我又不是个作家。”即使有西拉在帮助他校对和编辑,他可能还是会想:“我有什么好对众人说的呢?”

还有,教会里的每个人都知道,彼得一直都是一个经常自说自话、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人。所以他可能会这么想:“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听我说?为什么要冒险写这些呢?谁又会读呢?如果不改变常规,生活会更安全些。我可还没做好准备去冒险呢!”

有一位作者最近写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如果不带上温度计、雨衣、阿司匹林和降落伞,就任何地方都不会去,以防万一。[3]但彼得根本不是那种人,他可做不到把好消息一直藏在自己的心里。

弟兄姊妹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事实:神并没有给我们这间教会和这一代人另一个奥古斯丁(Augustine),另一个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另一个查尔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贾艾梅(Amy Carmichael),威廉·威尔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或吉姆(Jim)和伊丽莎白·艾略特(Elizabeth Elliott)。

不,神并没有这样做。实际上,祂选择给这间教会、这个城市、乃至这个世代和这个世界的是:一个福音的见证。这个福音的见证通过我们得以活出来,得以传播和显明![4]你就是这福音的见证!

因此,正如彼得在这里所写的,在基督的福音中要站稳脚跟,要委身,千万站稳! 如今我们就是祂的发言人、祂的大使,我们在各自的家庭、工作场所和班级里都是神的代言人。那么,在过去的几周和几个月里,你向谁传讲了耶稣的好消息呢?你向你的孩子们传讲福音了吗?你的孙子孙女呢?还有你宿舍里的舍友、工作中的同事或邮递员呢?

弟兄姊妹们,如果福音的广传真的取决于你和我,那么你觉得今年谁会通过你听到这个好消息呢?

我们不要把神恩典的好消息留给我们自己,不要在“惟独恩典”(grace alone)的委身上有任何妥协和放弃。这就是第三条原则:不要把这个好消息只留给自己。

接下来是第四条原则。

 

第四条原则是:不要对别人生命中的苦难视而不见。

请看彼得在第13节经文中所说的:

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教会问你们安。

中文标准译本翻译为“那与你们同蒙拣选的、在巴比伦的妇人问候你们”。这个“妇人”显然是一个比喻,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教会,或许指的是位于罗马的教会,不太可能是指在幼发拉底河畔的古巴比伦所在地的教会。

彼得在这里把教会称为“妇人”,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教会时常被看作是女性,是基督的新妇。事实上,翻译成“教会”(church)的这一名字本身就是一个阴性名词。

关于这里的“妇人”也就是和合本翻译的“教会”到底指的是谁,有许多争论。我不想用乏味单调的辩论来烦你们,但确实有人认为彼得在这里是在替他妻子向众教会发出问候。我们都知道彼得那时已经结婚了(太8:14),我们也知道在彼得的布道旅途中,他妻子有时会和他在一起(林前9:5)。[5]

但如果他只是替他妻子发去问候而不告诉我们他妻子的名字,那就有点出格了。我想,没有哪位女士在初期教会中如此的出名,以至于根本不需要提到她的名字就可以让大家都知道她是谁。

我同意大多数释经家的观点。事实上,这一观点一直可以追溯到初期教会最早的释经家们,即彼得在这里写的“妇人”就是教会,和合本圣经就是这样翻译的:在巴比伦……的教会问你们安。并且在当时,信徒之间往来的信件通常会包含着教会之间的问候。

在我多年的事奉中,每当我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教会服侍时,许多时候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当然也不是非要如此),我会向当地教会的信徒表达来自于你们,也就是来自于我的家乡教会的问候。

现在请弟兄姊妹们再次回到彼得的表述“在巴比伦的教会”。如果不把这句话作为比喻来理解,想要弄清楚彼得在这里的意思确实是挺让人头晕眼花的。

并且我们都知道,在犹太文学中,巴比伦这个词常被用来指代罗马,而且用巴比伦指代罗马也是很合适的。一世纪的一位作家和教会领袖贝达(Beda)就曾写道,就罗马城里四处盛行的偶像崇拜和不道德而言,彼得完全可以称罗马为巴比伦。

正是巴比伦王国将以色列人带进了囚禁之中(王下24);在过去,巴比伦是犹太人最凶恶的敌人,而现在,罗马又是早期基督徒最凶恶的敌人。[6]

大多数人认为(我也同意),彼得用巴比伦这个词来指代罗马,是为了保护那里的教会,如果这封书信的手稿被发现的话,正如我们刚刚讨论过的,如果彼得潜在的叛国言论被人断章取义了的话,这样的表述有助于保护教会。

事实上,彼得也在保护着整个教会的身份。这也让我看到了这一点,就是彼得对他主内的弟兄姊妹们正在遭受患难的事实非常敏感。他不想在他们已有的苦难之上再增加苦难,使他们的生命处于比原来更加危险的境地。

我们再从这节经文中提炼出另一条原则来,也就是第五条原则。

 

第五条原则:要记得,并不是只有我们的教会很重要。

彼得在这里小心翼翼地使所有教会都平等地回到“同蒙拣选”这一水平上,请弟兄姊妹们再次回到第13节那里:

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教会问你们安。

彼得仿佛是在说,“我们都在一起!”换言之,在凯里(Cary)城里的教会,以及在整个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的,在整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那些传承着真理和恩典福音的教会,都很重要。

我们都是基督合一身体的肢体,在不同的地方教会敬拜和服侍。因而,教会之间的彼此问候和彼此代祷是很重要的。

通常当我周日早晨开车去教会时,我都会先花些时间向主认罪,祈求基督的饶恕和加我力量。然后,我为我能想到的每位牧师祈祷。然后再为每个我所知道的,将在这个主日站在讲台上传讲耶稣基督福音真理的牧师祈祷。我们都在一起。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我们很容易就认为神似乎只关心我们四围的小世界,只关心我们发起的小运动,我们的小协会,我们的小宗派,我们这间小的地方教会,我们当地的区域以及我们本土的国家。

我担心许多人认为神就是浸信会的(Baptist),而且认为浸信会中所发生的每件事都是好的;或者说更糟糕的是,我担心这个国家的许多基督徒认为神是美国人。似乎圣经中各样预言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都与那些发生在美国的事件有一定的联系。弟兄姊妹们,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神不是美国人,祂也不是德国人,甚至不是以色列人。

神正在通过祂恩典的福音,从世界各地呼召出一个合一的教会;这是一个由美国人、德国人和罗马尼亚人共同组建起来的教会。但正如保罗所提醒我们的,我们所有人的公民身份不是罗马人、德国人、罗马尼亚人或美国人,我们是天国的公民。

终有那么一天,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将不复存在,因为耶稣要创造一个新天新地,而我们也将会成为一个圣洁的国度(彼前2:9)。作为被救赎之国度的成员,我们终将在永恒中敬拜祂。

 

第六条原则:千万不要随意断定别人的失败就是永不回头。

彼得说,不仅他所在地区的教会向众人发出了问候,请注意彼得后面提到的这个人:

我儿子马可也问你们安。

是的,这就是那个在与保罗和巴拿巴一同进行旅行布道的过程中半途而废的年轻人。是的,这就是那个最终导致保罗和巴拿巴之间出现令人遗憾的分裂的年轻人,更不用说由此而引起和扩散出去的各样纷争。

他就是个逃兵,他居然半路“举着白毛巾”投降离场,他无疑让主、保罗以及教会都感到失望。再没有人能看到年轻的马可身上还有什么潜力可以挖掘,也没有人会猜到他最终居然会在彼得的帮助下,写出了我们无比熟悉的马可福音。

正如保罗称提摩太为他的儿子一样,彼得也把马可视为他属灵的儿子;我们可以从其他的经文以及大量的教会历史中得知,马可在他曾经失败跌倒的地方又站立了起来,并茁壮成长。

在这段经文中,在他那次失败的几十年后,他通过他属灵的导师向众教会发出问候,并在教会中与使徒彼得一起服侍。

另外,有谁能比一个曾经亲自感受过因抛弃耶稣、否认救主而带来耻辱的人,更适合成为马可的朋友,并归正和鼓励他呢?想想看,有谁比彼得更适合呢?那个经常“搞砸了”的门徒,那个在每个“最坏的时刻”永远都能与失败联系在一起的门徒。

因此,彼得应该是根据他自己的经验在信的末尾提了马可的名字;作为过来人,他知道被给予第二次和更多机会是什么样的滋味。

这就是第六条原则:千万不要随意断定别人的失败就是永不回头。

 

第七个原则:当你来聚会时,不要抑制你的热情。

彼得在第14节中写道:

你们要用爱心彼此亲嘴问安。

我太喜欢这节经文了,尤其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这简直就是我的“人生金句”。我可以指着这节经文说“亲嘴问安”是合乎圣经的!

顺便说一下,保罗曾在四处不同的经文中教导信徒要用圣洁的吻互相问候(罗16:16;林前16:20;林后13:12;帖前5:26),如果你难以接受保罗的“圣洁之吻”的命令的话,想想看彼得的“爱心之吻”。

这个词来自“philia”一词,指的是深厚的情谊。即用弟兄姊妹之间的爱彼此亲吻,互相问候。这意味着,当你来到教会有人找你握手问候时,不要抱怨可能会有细菌!想象一下,彼得原本命令我们要用亲吻来问候周围的人。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从教会历史中得知,当时所有的信徒在聚会的时候都会互相亲吻脸颊。当门徒与自己的拉比问安时,也会亲吻拉比的脸颊,这就是马可福音14:44中犹大对耶稣所做的。[7]

亲吻继而成为崇拜礼仪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第二世纪的教会领袖特土良(Tertullian)就曾写道:“如果缺少了亲吻,该如何完成[聚会中]的祷告呢?”[8]

为什么这么说呢?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指出的那样,亲吻脸颊问安标志着所有伤害被遗忘,所有错误被原谅,以及那些同坐在主桌前的人在主里是合一的。

所以,互相亲吻脸颊问安是一个彼此合一、彼此欣赏和彼此相爱的文化符号。在这种文化中,在这样的时刻,它并不尴尬,也不敏感,也不会不得当,它不包括拥抱,就是一个简单短促的亲吻。

在早期教会中,每当有人受洗时,全教会都会以亲吻庆祝他们受洗归入基督;在婚姻的誓言中也会加入一个吻,并且新婚仪式也会以新娘和新郎之间的吻作为结束。

然而,由于不信的世人指责早期教会的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这种做法后来逐渐消失,究其原因,是因为世人误解了信徒之间的爱的亲吻和他们在庆祝圣餐时的爱宴。到了十三世纪,这种做法只保留在弟兄和弟兄、姊妹和姊妹之间进行。[9]

这里的重点是,在文化背景合宜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值得被鼓励(彼得在这里是命令信徒要这样做),即向彼此表达出恰当的情感、合一和爱。

今天,在我们的文化中,这可能是一次“圣洁的握手”,一个微笑!只要能流露出弟兄姊妹之间真挚的爱就好。不要给别人软绵绵的握手,而是要坚定的握手,灿烂的微笑,并在这个过程中问候对方。

弟兄姊妹们想象一下,如果教会中的每个人都能遵守彼得的这个命令,那么所有来教会的人就会变得更加合一、友善和让人倍感鼓舞。

不要一走进教会就只是嘟囔着和别人打招呼,或拒绝与别人对视,或只是坐在那里,最后在离开的时候抱怨没有人和你打招呼!彼得实际上是在命令我们:当我们走进教会时,我们就要对在基督里的弟兄姊妹们表现出仁爱、鼓舞和充沛的情感来。所以不要抑制你的热情。

在彼得的结束语中还有最后一条原则。

 

第八个原则:不要忘记,平安只来自耶稣基督,其他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没有平安。

彼得最后以祷告作为结束,请弟兄姊妹们看彼得最后是怎么说的:

愿平安归与你们凡在基督里的人!

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愿你们所有与基督联合的人都有平安。

顺便说一下,这里的平安不是一种态度,彼得并不是说:“你现在需要感到平安。”这个希腊词指的是一种“和平的状态”,一种与战争状态对立的状态。基特尔(Kittle)也曾写道,这个词与古代世界的“和平条约”也有一些关联。[10]

这就是为什么耶稣从死里复活后来到门徒们所在的地方,然后对祂的门徒说了这句话:“愿你们平安!”(约20:19)。显然,这句话一直都在彼得的脑海中存留着。

有的弟兄姊妹会说:“但他们的生活并不那么‘平安’啊!你是在开玩笑吧?”让我来告诉大家,耶稣告诉他们的是祂已经全然得胜了。门徒们如今可以藉着祂的受死和复活,重归与神和好的状态。

关于这一点,保罗是这样说的: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罗马书 5:1)

人与神之间的“和平条约”已经以耶稣基督的宝血写成了。所有因信祂而来到基督面前的人,都可以在这份和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进而在那位宇宙永恒的神那里享有永远的和平和稳妥。

是的,彼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地上的日子并不太平,地上的日子是黑暗的,有一只无形的狮子在四处游行,战争已经胜利,但敌人拒绝放下牠的武器,各样的患难和迫害仍在迫近。[11]

但我们这些信徒,却生活在和平的状态中,在属神的边界内。正如彼得在结束这封书信时想要强调的那样,我们在基督里彼此相属。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为基督而活呢?尤其是当这属世的社会越来越对我们充满了敌意和厌恶的时候,基督徒应该如何生活呢?

彼得在其书信的结尾提醒了我们几个行动的要点。让我们再来过一遍这几个行动要点,或者说是行事的原则,我要在每个行动要点后面加上一句评论。

如果我没数错的话,一共有八条原则:

第一,不要忽视个人信誉的重要性。

神并没有要求你做什么大事,祂只是要求你完成好你的任务,在每一天都忠心地做正确的事。

第二,不要保留对那些忠心之人的赞美。

看看你四周的人,开始分享赞扬和善言。

第三,不要把这个好消息只留给自己。

要活得好像福音就在等着你去传播给世界一样,你猜怎么着,事实就是如此。

第四,不要对别人生命中的苦难视而不见。

不要轻忽他人经受的苦难,事实上,你要尽力去减轻别人的痛苦,而不是妄加谴责。

第五,要记得,并不是只有我们的教会很重要。

除了你的教会之外,神其实对其他人和其他教会也同样感兴趣。

第六,千万不要随意断定别人的失败就是永不回头。

经历失败可能是有果效地服侍基督的“前奏”。这样的人可能最终会为了基督的荣耀写出一本畅销书。

第七,当你来聚会时,不要抑制你的热情。

这么说吧,要“准备好了”再到教会来,用充满仁爱、鼓舞和给人盼望的方式彼此亲吻问安。

第八,不要忘记,平安只来自耶稣基督我们的主和即将再临的救主,其他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没有平安。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8年6月24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8

版权所有

 

[1] Adapted from D. Edmond Hiebert, 1 Peter (BMH Books, 1984), p. 327

[2] Hiebert, p. 327

[3] Adapted from Charles R. Swindoll, Hope Again (Word Publishing, 1996), p. 269

[4] Adapted from Matt Chandler, Take Heart (The Good Book Company, 2018), p. 117

[5] Hiebert, p. 329

[6] Life Application Bible: 1 & 2 Peter/Jude (Tyndale House, 1995), p. 140

[7] William Barclay, The Letters of James and Peter (Westminster Press, 1976), p. 279

[8] Ibid

[9] Adapted from Barclay, pp. 280-281

[10] Gerhard Kittel,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Abridged in One Volume (Eerdmans, 1985), p. 207

[11] Adapted from John Phillips, Exploring the Epistles of Peter (Kregel, 2005), p. 211

Añadir un comentario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